王曉峰,魏縣第四中學教師,八年級語文備課組長,中學一級教師。自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,多次榮獲“中考優(yōu)秀教師”“優(yōu)秀班主任”“新長征突擊手”“優(yōu)秀青年教師”“青年教師誦讀一等獎”等稱號和獎勵。
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,打破了原本祥歡樂的節(jié)日氣氛,疫情每時每刻的變化都在牽動著每個人的心。受疫情影響,學校延遲開學,縣教體局開設“網(wǎng)絡課堂”教學專欄,通過各種媒介將優(yōu)質(zhì)的教育資源推送到學生,實現(xiàn)了“停課不停學”。
王曉峰在大年初三接到上級準備錄制“空中課堂”的指令后,就毫不猶豫、主動接下了八年級語文的錄課任務。她顧不上疫情的嚴重,隨即到學校搜集教材、準備教案,并利用微信群組織本年級語文老師對新課程進行網(wǎng)絡教研。遵循學?!耙徽n一研”方針,對每一節(jié)課都集思廣益,力求照顧到每一位學生;并根據(jù)“空中課堂”這一特殊授課模式,在組織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中做了很多切合學生實際的變動,努力讓課堂更實效、更生動,提高學生的趣味性和學習投入度。
其實,王曉峰長期承受著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生理性曲直病痛的困擾。寒假后,原計劃好好休息、積極進行治療。但疫情當前,她將學校和學生擺在第一位,個人事朝后排。”網(wǎng)絡課堂“課程安排時間緊、任務重,更需要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,這是頸椎病的大忌,但從沒聽到王曉峰抱怨過。當頸椎實在疼痛難忍時,她就坐在小凳子上仰著臉操作,以緩解長時間低頭給頸椎造成的壓迫。“空中課堂”的授課模式和普通授課模式差別很大,沒有了與學生之間的面對面互動,很可能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,怎么樣讓同學們在媒體前堅持聽課而又覺得生動有趣,并能用心做好筆記又是一大難題。她反復琢磨課程的設計,語言上精細安排,注重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過渡和銜接,問題的設置注重對同學們主動思考的激發(fā),并力求讓同學們在主動思考的前提下與課堂產(chǎn)生空間上的互動;她通過信息交流征求同事們的建議,耐心的對每一節(jié)課進行修改潤色;她初備好課后,先讓自己正在上初中的孩子聽,再讓孩子提意見,再作修改。有時候一節(jié)課準備好了,終于可以放心地長舒一口氣,一抬眼,已經(jīng)是凌晨兩點時分。正是她的積極認真和努力,為我縣“空中課堂”的如期播放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王曉峰同時作為班主任,在寒假期間每天還在對班級學生進行疫情監(jiān)控和記錄。“空中課堂”開課后,她作為兩個班的語文老師,不僅要對本班的學生網(wǎng)上聽課狀況、作業(yè)完成情況進行總結(jié)評價,還要對另一個班的語文作業(yè)進行及時批改和反饋。她想的是在這個特殊的“假期”中,希望孩子們都有所獲,都能在充實和感恩中度過。
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,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。疫情面前,王曉峰沖鋒在前,無懼風險,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。